海南自贸港“样板间”,大有看头!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收藏
4月2日
海南日报继续推出
《牢记嘱托 奋跃前行——
沿着总书记考察海南的足迹看变化》
系列报道
回访习近平总书记
在琼考察过的地方

全景展现琼岛大地的

奋斗实践和喜人变化

 

2023年4月2日出版的《海南日报》A02版版面图

 
洋浦用好政策优势,
奋力打造自贸港先行区示范区
新英湾畔涌新潮
 
谆谆嘱托
 

2022年4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海南岛西北部的儋州市考察调研。在展示馆,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洋浦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总体情况介绍,并仔细观看了开发区发展历程、建设成就、未来规划以及入驻企业成果等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洋浦经济开发区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区、示范区,要总结好海南办经济特区经验,用好“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

 

新英湾畔,由图书馆、体育馆、展示馆和文化馆组成的洋浦滨海文化广场面朝港湾,静观潮起潮落。其设计灵感来自洋浦半岛千年古盐田,4个大小不一的菱形建筑体,就像4块砚台比肩伫立,诉说着洋浦千年故事。

 

2022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洋浦经济开发区,首先考察了洋浦展示馆,重点了解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这个展陈面积2600平方米的展馆,生动讲述着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和未来规划,已成为人们了解洋浦打造海南自贸港先行区示范区成果、环新英湾区域未来发展前景的窗口。

 

一年来,儋洋人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将展示馆沙盘里的儋洋一体化“总蓝图”一步步变成“实景图”,推动实现“儋州因洋浦而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的愿景。

 

洋浦滨海文化广场风光。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探路
 

首单首票落地有形

 

“6个团队,245人。”3月31日下午洋浦展示馆闭馆前,馆长赵振威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当天进馆参观的团队和人数。

 

“从去年4月16日接待第一拨参观者到今天,展示馆一共接待了748个团队,超2万人次。”赵振威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最多的一天有11个团队超1200人次前来参观。

 

走进洋浦展示馆,记者注意到,右侧“洋浦打造自贸港先行区示范区大事记”板块的内容又更新了——

 

“2022年9月22日,洋浦保税港区在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首次进入A类行列”“2022年12月2日,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试点扩区首单业务在洋浦落地”“2023年2月21日,中石化海南炼化公司百万吨乙烯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我们会随时更新补充儋州洋浦标志性工作内容,让前来参观的人更直观地了解儋洋一体化发展情况。”赵振威说。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是洋浦享有的自贸港政策之一,也是洋浦展示馆的重要展示内容之一。在参观展示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询问了“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的情况。

 

从2020年6月1日首艘国际船舶入籍“中国洋浦港”开始,截至目前,入籍国际船舶达35艘,总吨位约498万载重吨;7艘国内建造从事国际运输船舶享受出口退税3.59亿元;40艘进口船舶享受“零关税”政策,共计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8.5亿元;洋浦现有登记船舶总运力历史性突破1000万载重吨。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国际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装卸业务繁忙。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首艘、首家、首个、首单、首票……越来越多的“首”,构建起海南自贸港的“样板间”,让自贸港政策落地有形。

 

 
开放
 

政策扩区成功实施

在洋浦展示馆产品展示厅,由天基隆智控(海南)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气动调节阀,成了“明星”。就在去年12月2日,它成为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试点扩区实施的首个产品。

 

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是海南自贸港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去年起,儋州洋浦积极推动该项政策从洋浦保税港区扩展到洋浦全区,以惠及更多企业,并以此作为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为全岛封关运作积累经验。

 

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艾韬说,为了推动政策试点扩区顺利实施,海关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从配套制度制定、海关高级认证、ERP系统功能开发联调、视频监控体系建立等方面,对天基隆智控进行全面指导。

 

“截至目前,我们已有5单业务享受了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天基隆智控副总经理施海峰告诉记者,以公司年产3000套智能控制阀门计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可为公司免征近300万元的税款。

 

为了丰富压力测试场景,确保充分开展压力测试,儋州洋浦以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匹配度为导向,聚焦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环保产业,开展重点招商,让更多的企业惠享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0家企业完成加工增值政策备案,6家实际落地。

航拍洋浦保税港区全景。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资料图)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合计290票,货值26.8亿元,减免税款2.2亿元。

 

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适用于洋浦保税港区的11项政策推行到整个洋浦经济开发区,让政策“盆景”进化为产业“森林”。

 

 
转型
 

沙盘愿景变成实景

洋浦是海南的“工业心脏”,而为这颗“工业心脏”泵血的主要是石化产业。洋浦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延链补链强链的举措,事关海南工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沙盘中的洋浦,是这般模样:在传统石化产业的基础上,往下游走、往高端走,发展新材料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环保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点。

 

今年2月21日,随着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投料开车成功,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打通全流程,正式建成投产,实现了海南乙烯工业“零”的突破。

2月21日,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这是项目厂区航拍图。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3月31日,与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一墙之隔的海南巴陵年产17万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项目一片忙碌,正处于生产关键时刻。“3月19日已投料试车,预计4月初出合格产品。”海南巴陵党群部部长蔡君辉说。

 

在上述项目的带动下,展示馆沙盘里的洋浦石化产业规划正变成实景,升级为“油头—化身—新材料尾”完整产业链条的世界级基地,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在加速成型。

 

不只是石化产业,代表着高端装备制造的海上风电产业在洋浦加快布局——

 

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已建成投产,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正加快建设,江苏海力风电200套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近日刚签约落地。

 

此外,《环新英湾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已通过了省国土空间委员会的审议,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白马井新城的设计方案正在推进……

 

谆谆嘱托,犹在耳畔。儋洋人民正努力将美好愿景变成生动实践,回应总书记的深情关切。

 

 
 
杭萧钢构(海南)有限公司
职员符青丽:
在家乡看到了自贸港发展前景
 

 

3月31日下午6时,不少同事已下班回家,而杭萧钢构(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符青丽还坐在办公桌电脑前,整理文字材料。“今天公司开了几个会,我要及时整理出会议纪要,下发给各个部门。”

 

相比刚入职时的懵懂和手忙脚乱,现在的符青丽对秘书工作已轻车熟路。2020年6月,大学毕业后的符青丽想留在大城市。然而,父母希望她能回到洋浦工作。

 

作为土生土长的洋浦人,在符青丽的印象里:“过去的洋浦没什么人气,就连在洋浦工作的人周末都往海口跑。”然而,“家里人告诉我,海南正建设自由贸易港,以后洋浦的发展越来越好。”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决定回到洋浦。2020年12月,她顺利应聘进入杭萧钢构(海南)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行政文员。

 

由于大学读的是空乘专业,对于符青丽来说,这份工作挑战不小。一开始,上级领导交代的简单工作没有做好,让她很苦恼。

 

“我就不信干不好。”她一边虚心请教同事,一边学习“充电”补短板。短短几个月,符青丽度过了适应期,迅速成长,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不久后,她被提拔为总经理秘书。

 

当上总经理秘书后,符青丽越来越忙碌,除了安排总经理的行程,还要负责政府调研接待、部门之间协调等工作。但她越干越自信,不再像刚入职时那样手忙脚乱了。

 

节假日的时候,符青丽会经常陪父母到洋浦滨海文化广场、儋州海花岛走走逛逛。晚上,看着灯火辉煌的洋浦,她感到很充实,不再有离开大城市的失落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决定留在洋浦上班是对的,能拿到不错的薪酬,还能和家人在一起。”符青丽笑着说,“特别是环新英湾的规划令人振奋,在家乡看到了自贸港发展前景,相信洋浦的明天会更好。”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当前,儋洋经济圈正全力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越来越多洋浦人纷纷选择回乡就业,建设家乡,“我们公司有几百名员工,光是洋浦本地的就占了一半。”符青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