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洋浦:乘“风”而上,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5月30日,在洋浦经济开发区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厂房(以下简称申能电气风电)里,摆放着一台白色的海上风电主机,这是今年1月10日申能电气风电投产后,下线的首台机组。这也是儋州洋浦首个投产的风电产业项目。
▲申能电气风电项目生产的首台海上风电主机。记者林书喜 摄
为推动我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2022年5月,省工信厅编制出台了《海南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在儋州洋浦和东方布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按照“两位一体”模式建设海南西部海上风电产业园,最终形成“一园两基地”区位布局。
儋州洋浦抢抓历史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和港口、区位优势,加速引进风电装备产业链项目,不断完善生产要素聚集,努力打造泛北部湾及东南亚地区、比肩丹麦的世界级风电运维母港。目前,已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和签约一批的良好发展势头。
2022年1月6日开工的申能电气风电项目由申能集团和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两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0亿元,一期项目用地100亩,建设8到15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工艺生产线,形成年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150至200套的产能,可满足约25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达产后年产值约50亿元,年税收约2亿元。
项目二期将建设风电机组供应链,如叶片、齿轮箱、电机、海上风电施工及运维母港基地等,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75亿元,年纳税约3.75亿元。
据该项目有关人员介绍,在首台机组下线后,目前第二台的零部件正陆续进场,计划在今年8月份开始组装生产。
除了海上风电整机智能制造外,该项目后续拟引进的其他核心部件产业,包括液压系统、变压器、锻铸件、塔筒、焊接件、海缆、发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将带动发展近百亿元产值的下游产业。
2022年10月,申能海南120万千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批。项目建设地点为儋州市西北部海域,总投资约150亿元,总装机规模120万千瓦,配套建设2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其中,陆上集控中心已于去年11月举行奠基仪式,目前正在办理用海手续,待用海审批完成后,即可开始海上施工。
▲1月10日,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首台机组正式下线,意味着洋浦已经具备海上风电主机制造能力,将为海南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和清洁能源岛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海南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工地,数台挖机正在进行土方开挖作业,项目已开始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海南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由中国大唐、东方电气和中国电建三大央企联合建设,作为布局海南自贸港的百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基地,共同打造出口型高端制造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4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氢能、海洋牧场、综合能源等高端产业的投资开发。
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青松介绍,公司致力于打造零碳产业园,利用厂房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同时在产业园里建设两台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用于产业区的生产用电需求。
“这两台风力发电机除了给产业园供电外,同时也是性能测试,这样的话,等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后,这里生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可以出海安装,节省施工和安装时间。”林青松说。
去年10月9日,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核准获批。该项目不仅是中国大唐集团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也是我省核准获批用时最短的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用时179天。
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11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约23224.4吨,二氧化碳约286.9万吨。对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缓解海南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助力海南打造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具有重要作用。
以此为契机,中国大唐将在海南培育集海上风电研发试验、高端制造、运营服务、装备出口等为一体的绿色低碳产业链。
去年10月,由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海力风电)投资建设的200套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落户洋浦。
此次江苏海力风电落地洋浦的年产200套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约200亩。其中一期项目投资3亿元,占地约80亩,主要建设大兆瓦海上风电塔筒制造项目;二期项目投资7亿元,占地约120亩,主要建设海上大兆瓦单桩、导管架、海上大型模块化升压站、深远海漂浮式基础、海洋渔牧智能养殖装备等制造项目。
据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能源发展部高级经理李锐介绍,除了上述项目外,儋州洋浦还引进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服务、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船舶服务、亨通海南(洋浦)海洋能源互联与智慧运维等项目。未来,还将引进技术运维、检测认证、施工安装、数据中心、深远海相关产业研发中心、储能制造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儋州洋浦海上风电产业链。
随着上述项目的落地,儋州洋浦海上风电上下游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未来将形成海上风电及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