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儋州:手写春联送祝福 墨翰飘香年味浓

来源: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 收藏
       春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不仅讲究平仄,还需工整对仗,是中国独有的春节民俗之一,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儋州素有“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称号,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门前都喜爱贴对联,而中和古镇的楹联和书法更是为其添加了浓厚的色彩。
    临近春节,中和古镇解放街上喜气洋洋,灯笼、发糕、不老馊等年货琳琅满目,尤其是满街红艳艳的春联映衬着浓浓的年味。这些春联以手写春联为主,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丁衍禄是出售手写春联的商户之一,他的一手好字吸引许多顾客前来置办年货。丁衍禄已七十多岁,售卖春联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据他介绍,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毛笔字,写对联,作对联,并将这些技能传授给儿孙。
    “这是一种传承吧,我也是受老一辈的影响,从父亲开始就写对联。我们一家四代都传承了写对联这门‘手艺’。我也要把它传承下去,让儿子孙子一直写下去。”走进丁衍禄家里,可以看到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儿孙所写的字画,书香氛围浓厚。沿着客厅走进后院,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副副手写春联,年味浓浓。
    手写春联的习俗在中和镇源远流长,在丁衍禄所在的中和社区第七片(窑上巷),几乎人人都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王广干也是其中之一,他从小就跟着巷子里的大人学习书法,造诣颇深。一大早,王广干便迎来了他今天的第一位“慕名者”。
    每逢春节前夕,王广干总是忙碌不停,不少群众慕名而来让他帮忙写春联,而他也总是热情迎客,已免费帮助群众写春联十多年。
    “写春联第一是要押韵,平仄要讲究。第二是内容要健康,与时俱进。第三是春节到了,对联的内容讲究实际,充满祝福,把健康向上、对生活的期望表达出来,让人看了以后感觉到有奔头、有希望,幸福感满满,充满正能量。”在书写春联的同时,王广干也为记者普及了一些春联的注意事项。
    中和镇上,像王广干这样的书法爱好者们除了在春节前为人们免费提供春联外,还经常在镇上的活动中分享他的书法艺术。每逢春节前夕,他们都会自行组织下到基层,为群众免费写春联。一副副春联,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还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中和镇黄江村委会黄江村村民赵小圣说:“非常感谢他们手写的春联,十分漂亮,字体得体又有力度,而且手工写的感觉比机器印的还要好!”
    如今在儋州,“春联下乡”的传统非常盛行,手写春联已经成为中和乃至儋州人的一大传统。临近春节,无论是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走在乡镇的街头巷尾,都随处可见红色喜庆的手写春联,让儋州城乡处处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目前,儋州已荣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为儋州古郡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